找到相关内容117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戒与持戒(1)

    的心理习惯来予以克服,其他方法还有万物一体的仁慈心、以德报怨,……总之,完全舍弃自我肯定──宇宙过程的要素。毫无疑问的,佛教之所以如此成功,便是得力于这些伦理的品质。佛教这个系统……否认人有灵魂;认为...的时代,如果不是犬儒主义的时代的话。我们见到学者和修行人的觉醒。他们所觉醒的,不是人类变得比从前残酷粗野,而是我们正在迅速丧失我们的基础感(包括社会对于自我和价值的肯定),以致于现在我们可以借口为了对...

    格梅兹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2049223.html
  • 开启佛门(2)

    得到某种自我肯定;或者只是因为身边的人都这么做,“我”不好意思例外,等等。如果你恋爱,情况又复杂了很多,“我”的伎俩会更有隐蔽性。  既然“我”是如此虚伪,我们为什么还要拼命维护它呢?有一个令人意外的...是否失去了“我”的一部分?或者“我”是身体的某一部分?比如心脏或大脑?要么“我”不在身体里面?是思想?还是灵魂?灵魂又是什么呢?我相信你会越找越头大。一件我们如此肯定的事居然又是如此地模糊不清,我们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849877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“出世”性格的分析

    行者视自己之解脱,来得比他人的离苦得乐还要重要。他们以为,自己的能力、功力都有所欠缺,因此应该先自求解脱,再回来利生度众。基本上他们自我肯定是一群弱者,是一群“佛法中(的)失败”者(注45)。因此,龙树...,美衣丰食,一无所事,亦不受戒,亦不 读经,凡佛教中事,一切不知,或能粗知文字书画,与俗士游 ,则光头秃顶,虽居塔庙,不与佛教徒数者也(注34)。 从以上文证,可以肯定: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5151618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实用佛教》(3)

    我们,国家保护我们,社会成就我们。我们的衣食住行,生活种种所需,是靠许多人的辛苦维持,才能生存下来,因此要有感恩的心。   □青年时期,要有自我肯定的信心。要相信自己拥有无穷无尽的能力,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理想志愿。   □壮年时期,要有活水源头的精进。与人来往,热诚服务,做一个源头活水,展现茁壮的生命力。朱熹先生说: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活水源头来。”从自我的心里涌现出的活水生命,是清净的、美好的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551968.html
  • 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——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

    基于一种自我肯定的权威主义立场,因而它必然是以隐蔽的等级性为前提的,亦即,通过中心与边缘的分化,将自我地位的认同奠基在对“他者”的歪曲与剥夺之上。具有反讽意味的是,当佛教内部的圆融还没有全然达成时,...关系先在”而非“实体先在”的视角,亦即是说,并非是首先存在着各种自我规定的事物,然后再在其间发生一些偶然的外在关系,仿佛没有这些外在关系也不会改变事物的内在本性,而各种关系的发生倒是以事物的存在为前提的...

    傅新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3856178.html
  • 潘越著:论审美前理解(1)

    开拓,确定对象。我必须有所寻问,对象才会有所诉说。如果说寻问是一种自我敞开,那它首先应该是一种自我肯定。不是前理解确立了对象,也不是对象确立了前理解,两者是意识作用下的相互确定的。  艺术的理解并不以...的出发点与目的地。历史、语言、前理解是作为它的承担者、记录者,理解活动其实就是本质力量不断选择自我印证的形式、不断探索自我印证的方式的实践过程。  我们把前理解作为传统、语言与现实的结合点来展开论述。...

    潘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357904.html
  • 潘越著:论审美前理解(2)

    首先应该是一种自我肯定——即首先确定自我的存在。在没有得到对象肯定的回答之前,意识早已经通过肯定自我的历史与欲求肯定(两者都是有所选择的,如我们在《前理解是能动性赋予语言与历史的突显》一节中所提到的,...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历史地联系起来;第二是开拓性与创新性,它在现实中赋予语言与历史以鲜活的意义。理解活动本身,就是主体我在开拓与创新寻求自我印证的活动,理解的结果是作为历史与语言的相对稳定的东西的形成。而...

    潘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457905.html
  • 无我观与自我意识的建立

    抱负水准,会驱动自己不断努力。错把生活视为手段,误将虚妄的想法当目的,于是,失去生活的快乐,也失去活下去的意义和价值。[2]  俗言:金无足赤,人非完人,不宜苛求自己完美无缺。自我肯定自我认同、自我...  无我观与自我意识的建立   诸法无我,为佛法三法印的核心,此所谓无我,应为真俗两大方面的统一。就真谛言,无我之“无”所否定的,是众生误认的即五蕴、五蕴中、五蕴外常一自宰之“实我”,此实我非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5359439.html
  • 具足之性与原罪之灵

    以“佛性”之名而行“自性”之实,必然会造成灵魂救渡与道德实践的分裂脱节。禅宗欲图将人“佛化”来拉近“佛”、“人”之间的距离,但在现世实践中,“人”的自我肯定难免导致“佛”的泯消退隐,所以铃木大拙一再...我是否伤害了佛对我的关怀?这种自我反省的结果是:否认个我的神圣之维而肯定自我的绝对。  通过“自我反省”以确立自足的个体人格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,也是国人殊胜的生存哲学。回思中国佛学,历史上都是在道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5060628.html
  •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

    境”到 “主观境”到“超主客观境”,次第升进,不断超越。每一重境界对 生命也是一种限制。但生命心灵具有不断自我超越、自我提升的本性。 唐氏进一步把儒家的信仰内化,肯定人能完善自己,肯定而且张大了 “合...我们所作的不是自我否定,而是自我肯定。这个主 体不是生物学或心理学上的所谓主体,而是形而上的、体现价值的、 真实无妄的主体。孔子的“仁”,孟子的“性善”都由此真实主体而 导出。[18]其次,牟通过对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3461817.html